• 首 页
  • 关于本会
  • 新闻报道
  • 学术期刊
  • 农牧科技
  • 学会党建
  • 会议展览
  • 会员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农牧科技 > 信息详细
    信息详细
    2024年河北省夏玉米后期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浏览次数:103    添加时间:2024-08-22 11:48:04

         今年全省夏玉米播种期普遍较常年提早了3-5天,种植密度较常年普遍增加,播种质量提高,苗情整齐度好于常年。近期考察显示,当前全省玉米长势稳健,春玉米处于灌浆至蜡熟期,夏玉米处于授粉至灌浆初期,病虫害普遍发生较轻,已建立良好的丰收基础。后期管理要紧抓田间管理与防灾减灾,做到收获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

         7月以来我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略高,热量条件适宜大秋作物生长;降水频繁且范围广,大部分地区土壤水分得到补充,为秋粮作物提供了较好的水分条件。据河北省气象台预报,8月17-18日,我省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暴雨,其他地区有雷阵雨或阵雨。19-20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有雷阵雨或阵雨,中东部地区局地有中到大雨。8月下旬中南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其他地区接近常 年,中南部地区多雷阵雨天气。各地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灾减灾,积极应对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一、合理调控水肥

         一是适当追施氮肥。在种植密度普遍提升的情况下,为 了保障灌浆和籽粒饱满,可在玉米灌浆期追施氮肥,防止玉米早衰,提高千粒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全生育期用肥情况适当追施尿素1~2 次共10公斤左右(全生育期每亩追施尿素在 20 ~ 25 公斤)。

         二是适当施加微量元素肥。在玉米生长发育中,适当施加微量元素肥可起到良好的增效作用,例如硼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种子运输,增加千粒重。

         二、及早防治病虫害

         玉米进入灌浆期后,由于生殖生长占据了主导地位,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变弱,同时,高大的玉米植株和叶片之间相互交叉遮挡阳光,导致田间通风透光能力下降,为病虫害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及早防治病虫害对于保持玉米叶片的健康和保障足够的光合作用非常重要。

         后期应重点关注玉米叶斑病、南方锈病、褐斑病等病害和棉铃虫、玉米螟、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各地应积极开展一喷多促,结合田间实际情况,将叶面肥、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合理选配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实现防治病虫害和增效促高产的多重效果。

    此外,有条件地块可在田间应用黑光灯、性诱剂、食诱剂或释放赤眼蜂等手段,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降低田间虫害基数。

         三、做好防灾减灾

         从长期预报来看,后期仍有不少强降雨天气过程, 因此应及早疏通排水沟和蓄水坑塘等,提高排水能力,备足水泵等装备,随时疏浚排水,做到遇涝能排和遇旱能灌。

         玉米进入灌浆期后,从我省常年气候来看,风雨较为常见,可能造成玉米倒伏。出现倒伏现象时,应及时应对,如果只是根部倒伏,可以在雨后尽快进行扶正,增加通风能力,以促进植株恢复正常;如果是茎折式倒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保留或还田或作为饲草加以利用。

         四、适期晚收增产

         适期晚收、提高籽粒成熟度是实现玉米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尽管今年夏玉米播种期较常年提早,但实施适期晚收的意义仍很重要。延长玉米灌浆时间,收获期每推迟一天,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 2~ 3 克,因此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期。

         各地可根据夏玉米后期成熟情况以及下茬作物播种的需要,合理确定玉米适期晚收的时间。 收获时建议采用性能较好的收获机械,适当降低拖拉机行进速度,减少收获损失。玉米收穗后应及时晾晒、储藏,防止长时间堆 积导致霉烂;采用籽粒机械直收的在收粒后立即进行烘干。


    来源: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版权所有:河北省农牧业经济学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翟营南大街337号
    电话:0311-66697710     邮箱:nmyxh2006@163.com
    冀ICP备2023022773号-1